12月8日,在湖北仙桃220千伏仙蒼線路改造工地現(xiàn)場,荊州供電公司物資部員工用智能螺桿秤對螺栓進行質量稱重驗收,驗收1萬顆螺栓累計用時6.1小時,比過去常規(guī)驗收時間縮短3.8小時,大大減輕勞動強度,質量初檢準確率提升90%。
隨著電網建設加快,鐵塔組立中螺栓的用量增加,檢測成千上萬的螺栓質量耗時費力。荊州供電公司物資部將螺栓質量快速檢測作為創(chuàng)新課題,從2018年開始攻關。他們成立攻關團隊,深入施工現(xiàn)場,經過多次調查和反復論證,發(fā)現(xiàn)重量是檢驗螺栓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決定開發(fā)一種可以檢測螺栓質量的智能螺桿秤。
智能螺桿秤由不銹鋼托盤、液晶顯示屏和連接桿等外部件組成,內部由芯片、傳感器、存儲模塊、顯示模塊和量程選擇等元器件組成螺栓智能分析系統(tǒng)。攻關團隊在系統(tǒng)中錄入100多種型號的螺栓螺帽重量標準值,通過智能螺桿秤顯示的稱重偏差值,判斷螺栓質量是否合格。他們多次對比后選出物美價廉的軟件元器件,并經20多次試驗提高,開發(fā)出了精度高、功耗低、成本少、耗時短的智能螺桿秤。智能螺桿秤單次稱重最重150千克、精度可達到1克,大大提高了鐵塔螺栓數量、質量驗收初檢的速度。該產品體積小、重量輕,適應野外作業(yè),不受惡劣環(huán)境下溫濕度的影響。
之后,攻關團隊對智能螺桿秤不斷完善,建立起主流廠家螺栓數據庫,開發(fā)出數據同步打印功能。如今智能螺桿秤在現(xiàn)場應用中,可以一邊稱重,一邊自動形成檢測報告并打印出報表,數據、結果一目了然,大大提升螺栓檢測質量和效率,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智能螺桿秤已應用于國網湖北電力13個地市供電公司的基建工程現(xiàn)場。
“提高鐵塔螺栓現(xiàn)場質量檢測方法應用”質量管理成果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xié)會綜合評定二等獎以及《中國質量雜志社》“2021年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fā)表交流活動專業(yè)級”成果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