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月,遠景儲能、阿特斯等國內儲能廠商陸續(xù)發(fā)布了自家儲能系統產品的燒艙測試(下稱“大規(guī)?;馃郎y試”)結果,更早之前,陽光電源、天合儲能等也已完成這一測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已有11家儲能企業(yè)開展了大規(guī)?;馃郎y試。
據了解,火燒測試一次花銷達上千萬元,成本不菲。受訪人士認為,如果通過測試,將是企業(yè)技術實力的直接體現,有助于在市場競爭中高筑“城墻”。
目前,部分海外客戶已經要求企業(yè)提供相關測試證明,不過,火燒測試在國內還沒有成為強制要求。也有受訪人士擔憂,如果門檻一下子提得太高,國內有能力達成條件的廠商數量不多,對于還處在成長期的儲能行業(yè)并不一定有利。
儲能企業(yè)熱衷火燒測試
近日,遠景儲能完成了智慧交易型儲能大規(guī)?;馃郎y試,驗證了遠景儲能在阻燃設計、抗燃爆沖擊和系統安全性方面的表現。測試結果顯示,A箱燃燒6小時32分鐘后到達最高溫度1297℃,B、C、D箱保持極低溫升,遠低于電芯預警溫度。
“包括四個儲能柜以及運費、拆解檢查等費用,這次測試總共花了上千萬元。”遠景高級副總裁、遠景儲能總裁田慶軍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了此次測試的花銷情況。在遠景看來,這次測試推動了儲能資產安全風險量化,為保險參與儲能投資、運營創(chuàng)造了條件,豐富了儲能商業(yè)模式。
今年6月,阿特斯儲能也宣布,其SolBank 3.0儲能系統已通過大規(guī)?;馃郎y試。結果顯示,SolBank 3.0能夠將熱失控事件有效控制在單個電池柜內,滿足關鍵消防的安全標準,為全球大規(guī)模儲能電站項目的部署提供高級別的安全保障。
“儲能企業(yè)開展火燒測試的意義,在于通過極限驗證提升產品安全可信度,為市場準入提供關鍵背書。”中關村儲能產業(yè)技術聯盟副秘書長、標準總監(jiān)唐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火燒測試的價值一是驗證產品安全設計的有效性,二是為進入海外市場提供試驗數據,驗證其國際標準合規(guī)性,三是提升企業(yè)競爭力與客戶信任度,第四點則是若測試未達預期,企業(yè)需重新優(yōu)化設計。
阿特斯儲能相關負責人認為,儲能系統的國際認證標準中有針對各個層級、模擬各種場景的安全驗證,而燒艙測試則是通過模擬極端場景,直接驗證儲能系統在單體熱失控并充分燃燒的情況下,產品隔熱、耐火、防爆,防止災害進一步蔓延的能力。“這是對產品安全設計的終極檢驗。”
不過,儲能企業(yè)并非每推出一款新產品就要進行一次火燒測試。“如果未來產品需要重新論證,不排除再燒一次;未來兩年內遠景會客觀判斷是否需要再做火燒測試,因為這次測試帶來了足夠的Know-How(技術訣竅),類似破壞性試驗對未來一段時期內研發(fā)的價值是共通的。”田慶軍說。
暫未列入強制范疇
目前,海外部分政府機構和客戶已經要求火燒測試認證,通過火燒測試逐漸成為儲能出海的“必要”門檻。阿特斯儲能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美國消防協會、加拿大標準協會等國際組織正在積極討論和制定大規(guī)?;馃郎y試的行業(yè)標準。
“國外招標中部分客戶有要求,而且趨勢有可能會越來越強;如果有測試報告,在招標中會有優(yōu)勢。”唐亮介紹,美國NFPA 855標準要求,在產品超出標準的容量限制或安全間距限制的儲能項目中必須提供相關測試數據。“企業(yè)公開測試視頻,直觀展示火燒過程,增強產品可信度,滿足國內外客戶對安全性的嚴苛要求。同時也是企業(yè)技術實力的直接體現,有助于市場形成一定的技術壁壘。”
在國內市場,關于儲能安全的標準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對儲能安全的監(jiān)管不斷加強。去年12月1日實施的非強制標準GB/T 44026-2024中已經包含了熱失控測試規(guī)范,盡管該標準是非強制的,但已經有部分國內企業(yè)對供應商提出要求必須符合這個規(guī)范。
“GB/T 44026-2024要求單個電池簇熱失控時滿足‘不起火、不爆炸、不觸發(fā)其他模塊熱失控’的三不原則,這一標準正在成為國際儲能投資商的招標準入條件;大規(guī)?;馃郎y試則是檢驗儲能系統在火災極端情況下,火災不出箱的影響最小化能力,正成為國內客戶的加分項,預計很快會成為行業(yè)普遍規(guī)范。”田慶軍判斷,儲能已從過去的偏遠地區(qū)走向工廠、園區(qū)、家庭等人口密集區(qū)。未來,投資商及地方政府對儲能的安全標準和要求會越來越高,未雨綢繆地進行類似測試能夠更好適應市場發(fā)展需要。
不過,他也提醒,如果現階段將火燒測試納入強制范疇,門檻一下子提得太高,國內有能力的廠商可能所剩無幾,所以需要綜合考量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和不同階段的要求。“標準制定部門以及中電聯等正與頭部企業(yè)策劃、制定新的安全標準,相信未來一兩年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多路徑保障安全
從受訪人士反饋來看,隨著技術水平進步,儲能電站著火的概率越來越低,行業(yè)整體安全水平在提高,但具體到不同廠商仍有很大區(qū)別。
阿特斯儲能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公司產品從各個層級采用了最安全可靠的設計理念,沒有發(fā)生過安全事故。“公司電芯層級采用更加穩(wěn)定、安全性更高的化學體系;電氣設計采用三級隔離保護;消防系統采用冗余保護設計,集裝箱箱體在極端情況下也能保證結構完好,防火耐熱,為儲能安全守住最后一道防線。”
在唐亮看來,近年來,國內儲能廠商在本征和系統安全層次上取得了顯著進步,針對儲能電站爆炸、燃燒等安全事故,行業(yè)在技術、標準、管理和政策等方面持續(xù)改進;通過新型電池材料開發(fā)、單體設計優(yōu)化、多層次安全防護、配備遠程監(jiān)控平臺以及選址優(yōu)化等手段確保儲能系統整體安全。
例如,在新型電池材料開發(fā)方面,磷酸鐵鋰正替代三元鋰。“磷酸鐵鋰熱穩(wěn)定性更高,不易熱失控,已成為主流儲能電池材料。固態(tài)電解質也在替代液態(tài)電解質,顯著降低電解液泄漏和燃燒風險。”唐亮說。
此外,緯景儲能副總裁姜寧向記者表示,包括鋅鐵液流電池在內的液流電池,安全性是由化學體系與工作原理天然賦予。“鋅鐵液流電池等采用的無機配方水系電解液,本身不含可燃物,且不易分解產生易燃物質,從根源上消除了燃燒的物質基礎。同時,液流電池通常在接近常溫的環(huán)境下工作,能量主要存儲在電解液中而非電極表面,溫和的工作狀態(tài)可避免劇烈反應。”
據了解,《新型儲能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行動方案》對液流電池的要求聚焦在“推動工程化和應用技術攻關”以及“開展電池關鍵材料技術攻關”,未將“安全性”列入攻關目標。姜寧認為,這從側面說明液流電池的本征安全已成為行業(yè)共識。“未來儲能生態(tài)必將呈現多元化格局。不同技術路線各具優(yōu)勢,市場終將選擇基于不同應用場景需求組合配置,最大化發(fā)揮各類儲能技術的價值。”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劉燦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