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9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媒體通氣會,通報“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相關情況。近一年來,中央企業(yè)聚焦集團總部機構設置不科學、人員配置不合理以及管理鏈條長、審批周期長、辦事效率低等問題,推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向對標世界一流提升治理和管理能力方面縱深推進,取得了較好成效。9月16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對標世界一流 提升管理水平”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對標一流是一往無前、永不懈怠的奮斗姿態(tài),對標一流是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精神追求。
中國華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資委關于“總部機關化”問題專項整改和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工作部署,扎實推進、全面完成“總部機關化”整改任務,超前謀劃、全面部署開展對標提升行動,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大戰(zhàn)大考中經受住了檢驗,牢牢穩(wěn)住了生產經營“基本盤”。
面對問題,中國華能怎樣披荊斬棘、闊步前進?面向未來,中國華能又靠什么劈波斬浪、攻堅克難?
革新:以機構改革激發(fā)總部活力
改革,從來都是奔著問題去,堅持有什么問題就改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著力解決什么問題。
中國華能堅決落實中央巡視整改要求,敢于向“總部機關化”頑瘴出手,敢于向“三多兩長一低”沉疴動刀,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刀刃向內的勇氣、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深入開展“總部機關化”問題專項整改。
中國華能堅持一把手抓改革,不僅從整體上把握,而且從抓改革方案制定入手,一直抓到部署實施、政策配套,一竿子抓到底。同時,中國華能按照集團公司總部“四個中心”定位,圍繞“兩強”(功能強、能力強)“兩高”(工作標準高、工作效率高)目標,聚焦轉變職能,著力打造“一流總部”;聚焦授權放權,著力激活各級企業(yè)活力;聚焦基層減負,著力提升管理效率;聚焦整改實效,著力促進高質量發(fā)展;聚焦建立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整改成果。
總部機構改革完成后,集團公司總部部門數量精簡32%;處室數量精簡45%;編制定員精簡43%;精簡審批備案事項超25%;發(fā)文、會議、檢查分別減少60%、64%和57%。每一個數字,標注著改革的深度、丈量著發(fā)展的高度。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動一子,活一盤”,通過總部權責分配、資源共享、制度流程與監(jiān)控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優(yōu)化,最大程度激活總部把方向、強戰(zhàn)略、管資本、重效率的大腦“中樞”神經,集團公司總部朝著“戰(zhàn)略管控型”穩(wěn)步轉向。更快、更高、更強的總部“速度”與總部效率,孕育出更加飽滿激昂、煥然一新的“精氣神”。集團公司上下匯聚形成改革發(fā)展的強大合力,為開展對標提升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提升:以精準對標保障提升舉措落地見效
對標世界一流企業(yè),是中國華能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企業(yè)應對形勢變化的必然選擇,更是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的使命擔當。
中國華能深知一套精準、科學的對標體系對于企業(yè)管理提升的重要性。早在“十二五”期間,中國華能即明確提出建立對標指標體系工作任務。2012年,中國華能制定出臺的首個創(chuàng)一流指標三年滾動提升計劃,設計了8個維度、30項指標,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公司創(chuàng)一流對標評價指數。2019年,中國華能按照國資委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yè)有關精神,整合優(yōu)化評價體系,形成4個維度、15個指標的關鍵指標體系。
多年來積淀的管理體系、管理能力、管理文化、管理創(chuàng)新成果,輔以“總部機關化”專項整改成果,圍繞加快建設“三色三強三優(yōu)”世界一流能源企業(yè)的目標,一套更加適應企業(yè)實際、引領企業(yè)發(fā)展的指標體系逐步形成。
——優(yōu)化完善評價體系結構。采取表現層面與能力層面相結合的方式,完善15項“表現層”指標,拓展近40項“能力層”指標,讓對標結果不僅體現短期表現成績,更反應長期能力實力。
——細分領域提升對標精準度??缧袠I(yè)選取近20家世界一流企業(yè)逐項開展“精準對標”,如在戰(zhàn)略全過程管理方面對標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在國際化經營方面對標西班牙伊維爾德羅拉公司,在精益管理方面對標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方面對標美國貝爾實驗室,在組織管理方面對標華為,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對標沃爾瑪,在網絡建設方面對標阿里巴巴,在數字化技術方面對標國家電網等,從而打破行業(yè)壁壘,實現與細分類目下的“冠軍”進行對標。
——推動提升舉措落實落地。通過對標體系識別管理短板、分析差距問題,中國華能初步制定戰(zhàn)略、組織、運營、財務、科技、風險、人力資源、信息化等8個方面、26項重點舉措,提出近90項具體措施,確保對標成果取得實效。
謀篇:以大格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新的時代,中國華能以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為契機,以“兩線”“兩化”戰(zhàn)略布局錨定高質量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轉型升級速度穩(wěn)步提升。
在東線方面,中國華能大力推進海上風電發(fā)展,助力東部能源轉型。9月12日,中國華能大連莊河海上風電II項目首臺風機順利吊裝完成,一舉實現中國華能在東北區(qū)域海上風機“零”的突破。今年以來,國內首個旋轉流潮汐海域風電、連云港地區(qū)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華能灌云海上風電項目和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華能大豐二期10萬千瓦海上風電相繼并網發(fā)電;江蘇啟東80萬千瓦、遼寧莊河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建設。
在北線方面,中國華能風光煤電輸用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建設依次按下啟動鍵,依托特高壓輸送通道起點,變輸煤為輸電,實現規(guī)模化開發(fā)、智能化運維、集約化經營。這對行業(yè)而言是加快“再電氣化”的必然選擇,對企業(yè)而言是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必由之路;落實“隴電入魯”,甘肅隴東能源基地建設進入“發(fā)力提速”的關鍵階段;打造滿足生態(tài)保護與經濟發(fā)展雙重需要的北疆風景線,內蒙古上都160萬千瓦風電基地項目、達拉特100萬千瓦煤電聯營項目獲得核準。
疫情影響下的全球能源產業(yè)鏈更加清晰地表明,能源科技創(chuàng)新是確保我國能源長遠安全的戰(zhàn)略保障,是我們掌握能源安全主動權的重要抓手。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使命擔當,作為大國重器的中國華能必須要扛在肩上,持續(xù)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加快重點項目攻關,掀起一波創(chuàng)新“后浪”——全國產智能DCS核心技術攻關順利開展;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石島灣高溫氣冷堆商業(yè)示范項目全面進入調試階段,首個控股建設大型壓水堆項目獲國家核準,正式成為我國第四家具備控股建設大型壓水堆項目資質的企業(yè);多項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審視世情國情,篤定信心恒心,中國華能瞄準世界一流,破解積存的頑瘴痼疾,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推進對標管理提升工作走深走實,全面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設“三色三強三優(yōu)”世界一流能源企業(yè),為沖刺第一個百年目標交上一份亮麗答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