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世界海拔最高的西電東送大通道±800千伏滇西北直流輸電工程首次停電檢修,超高壓公司大理局輸電所的2名90后員工在65米高塔上趁檢修間隙在大風中爭分奪秒吃午餐的視頻,經公司新媒體南網50Hz微博策劃推送后,迅速引發(fā)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紫光閣、共青團中央、國資小新、中央政法委等百余家主流媒體、機構、大V轉發(fā)關注,截至目前網絡閱讀量超過4000萬,“風餐兄弟”在網絡爆紅,成為今年國資央企推出的首個爆款網紅。
該策劃傳播以新媒體報道為出發(fā)點和引爆點,報網端微視融合進行多圈層、多渠道、多手段傳播,在網內網外形成了巨大的傳播影響力,進一步樹立了南網傳媒公司權威的共享平臺形象?!?5米鐵塔上的風餐》網絡爆紅背后的秘訣,是南網傳媒公司融媒體策劃報道過程中始終把握四股力量,融合傳播“南網好聲音”。
對網絡“爆款”敏銳的洞察力
每一個網紅“爆款”的誕生,都離不開前期從內容到形式的精心策劃。一直以來,南網50Hz持續(xù)就公眾關心的熱點進行跟進、延展,部門在工作中注重培養(yǎng)新媒體團隊成員的“眼力”,要求發(fā)揮新媒體觸角深入的特點,瞄準基層一線挖掘、努力打造網紅典型。螞蟻也可以撼動大象,通過以點帶面、以小見大、持續(xù)不斷地在互聯網上傳播,南方電網正能量的品牌形象不斷彰顯,而在當下的互聯網語境下,在國家重大工程一線兢兢業(yè)業(yè)堅守的“平民英雄”“身邊榜樣”最容易引發(fā)網友共鳴。
3月20日,超高壓公司的全媒體通訊員將滇西北直流工程停電檢修的圖文資料報送給南網傳媒公司網絡傳播中心記者劉仰奇,依靠長期以來團隊對“爆款”熱點的洞察力培養(yǎng),初步判斷員工在大風中爭分奪秒吃午餐的震撼視頻容易引起網友關注,經過新媒體語言的策劃包裝,貼上“65米鐵塔上的風餐”的話題標簽,第一時間在南網50Hz微博進行推送,立即引起網絡強烈關注,當天就被推上“微博熱搜榜”。
品牌傳播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該新聞的推出,既是典型人物的正能量傳播,還宣傳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西電東送大動脈滇西北直流工程,還是公司服務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系列品牌傳播的爆款收官?!帮L餐兄弟”作為公司堅守在粵港澳大灣區(qū)清潔能源大動脈的一線員工代表,收獲無數網友的“點贊”。
聯動擴大品牌傳播的影響力
南網50Hz刊發(fā)“65米鐵塔上的風餐”微博后,第一時間推薦給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新華社官方微信和國資委官方新媒體@國資小新等關鍵賬號,經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刊發(fā)后,新華社、央視新聞、紫光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半月談》雜志社、中國新聞網、中國日報、國資小新、經濟日報、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中國青年報、法制晚報、光明網、安徽衛(wèi)視、遼寧衛(wèi)視、梨視頻和中央政法委、共青團中央等百余家媒體、機構新媒體接連轉發(fā),網絡熱度持續(xù)發(fā)酵。
通過聚合傳播擴大網絡聲量,不斷掀起爆炸式傳播高潮。3月20日,人民日報主持的“65米鐵塔上的午餐”話題于當日登上“微博熱搜榜”。3月24日,新華社官方微信公眾號頭條單條以《這是真正的風餐露宿!》為題報道南方電網65米鐵塔上的風餐故事,并在文末點贊“萬家燈火,全因有你!”該微信文章在2個半小時內閱讀量突破10W+。此外,我們還對海外傳播進行了探索,通過公司英文官網及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平臺的傳播,對外展示中國一線電力工人的正能量形象。
從地方媒體到中央媒體,從普通網友到自媒體大V,《65米鐵塔上的風餐》打造了一場多圈層、多維度的立體傳播。
構建全媒體記者格局的執(zhí)行力
在《65米鐵塔上的風餐》的傳播過程中,部門內部像臺風應急一樣,迅速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留意傳播進展,提出下一步傳播舉措。我們遵循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建立融合傳播矩陣,打造融合產品,強化與網友的社交互動,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測。例如,在“風餐兄弟”的視頻引起網絡熱轉之后,南網50Hz通過微博和微信平臺持續(xù)釋放事件中網友關注的焦點信息——“‘風餐’兄弟是90后”“在高空吃飯是因為上下塔要一個小時”“吃米飯更有利于恢復體力”等等,與網友進行柔性溝通和交流,把網友反饋體現在新聞報道的全過程,也進一步豐滿了“風餐兄弟”的人物形象,新聞的傳播由單向轉為雙向互動,更催生了網友的自發(fā)傳播。
團隊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合作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5米鐵塔上的風餐》網絡持續(xù)爆紅,離不開采編人員的選題執(zhí)行力以及團隊的高效協(xié)同作戰(zhàn)。
當天,南網50Hz刊發(fā)相關微博后,網絡傳播中心新媒體團隊迅速組織分工,根據部門安排,由劉仰奇負責牽頭,團隊成員精誠合作,根據其他媒體平臺的特點和需求準備相應的報紙、電視、網站、短視頻、新媒體、英文網等稿件素材,分頭聯絡日常積累的網絡朋友圈,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測,進行內容的個性化定制分發(fā),及時響應媒體記者的采訪聯絡需求。
在公司融媒體傳播中,團隊按照統(tǒng)一部署,與公司各媒體精誠合作、密切溝通,在各個媒體的共同努力下,在網內也迅速構建了立體傳播網,保持了“爆款”熱度。目前,該報道實現了公司報紙、網站、影視、微信、微博等的全覆蓋,并活用報紙掃碼進入@南網50Hz微博進行視頻互動等新媒體手段,通過持續(xù)釋放事件關鍵信息、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流程的立體傳播,實現了全程媒體。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fā)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北京中電創(chuàng)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3月20日,世界海拔最高的西電東送大通道±800千伏滇西北直流輸電工程首次停電檢修,超高壓公司大理局輸電所的2名90后員工在65米高塔上趁檢修間隙在大風中爭分奪秒吃午餐的視頻,經公司新媒體南網50Hz微博策劃推送后,迅速引發(fā)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紫光閣、共青團中央、國資小新、中央政法委等百余家主流媒體、機構、大V轉發(fā)關注,截至目前網絡閱讀量超過4000萬,“風餐兄弟”在網絡爆紅,成為今年國資央企推出的首個爆款網紅。
該策劃傳播以新媒體報道為出發(fā)點和引爆點,報網端微視融合進行多圈層、多渠道、多手段傳播,在網內網外形成了巨大的傳播影響力,進一步樹立了南網傳媒公司權威的共享平臺形象?!?5米鐵塔上的風餐》網絡爆紅背后的秘訣,是南網傳媒公司融媒體策劃報道過程中始終把握四股力量,融合傳播“南網好聲音”。
對網絡“爆款”敏銳的洞察力
每一個網紅“爆款”的誕生,都離不開前期從內容到形式的精心策劃。一直以來,南網50Hz持續(xù)就公眾關心的熱點進行跟進、延展,部門在工作中注重培養(yǎng)新媒體團隊成員的“眼力”,要求發(fā)揮新媒體觸角深入的特點,瞄準基層一線挖掘、努力打造網紅典型。螞蟻也可以撼動大象,通過以點帶面、以小見大、持續(xù)不斷地在互聯網上傳播,南方電網正能量的品牌形象不斷彰顯,而在當下的互聯網語境下,在國家重大工程一線兢兢業(yè)業(yè)堅守的“平民英雄”“身邊榜樣”最容易引發(fā)網友共鳴。
3月20日,超高壓公司的全媒體通訊員將滇西北直流工程停電檢修的圖文資料報送給南網傳媒公司網絡傳播中心記者劉仰奇,依靠長期以來團隊對“爆款”熱點的洞察力培養(yǎng),初步判斷員工在大風中爭分奪秒吃午餐的震撼視頻容易引起網友關注,經過新媒體語言的策劃包裝,貼上“65米鐵塔上的風餐”的話題標簽,第一時間在南網50Hz微博進行推送,立即引起網絡強烈關注,當天就被推上“微博熱搜榜”。
品牌傳播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該新聞的推出,既是典型人物的正能量傳播,還宣傳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西電東送大動脈滇西北直流工程,還是公司服務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系列品牌傳播的爆款收官?!帮L餐兄弟”作為公司堅守在粵港澳大灣區(qū)清潔能源大動脈的一線員工代表,收獲無數網友的“點贊”。
聯動擴大品牌傳播的影響力
南網50Hz刊發(fā)“65米鐵塔上的風餐”微博后,第一時間推薦給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新華社官方微信和國資委官方新媒體@國資小新等關鍵賬號,經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刊發(fā)后,新華社、央視新聞、紫光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半月談》雜志社、中國新聞網、中國日報、國資小新、經濟日報、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中國青年報、法制晚報、光明網、安徽衛(wèi)視、遼寧衛(wèi)視、梨視頻和中央政法委、共青團中央等百余家媒體、機構新媒體接連轉發(fā),網絡熱度持續(xù)發(fā)酵。
通過聚合傳播擴大網絡聲量,不斷掀起爆炸式傳播高潮。3月20日,人民日報主持的“65米鐵塔上的午餐”話題于當日登上“微博熱搜榜”。3月24日,新華社官方微信公眾號頭條單條以《這是真正的風餐露宿!》為題報道南方電網65米鐵塔上的風餐故事,并在文末點贊“萬家燈火,全因有你!”該微信文章在2個半小時內閱讀量突破10W+。此外,我們還對海外傳播進行了探索,通過公司英文官網及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平臺的傳播,對外展示中國一線電力工人的正能量形象。
從地方媒體到中央媒體,從普通網友到自媒體大V,《65米鐵塔上的風餐》打造了一場多圈層、多維度的立體傳播。
構建全媒體記者格局的執(zhí)行力
在《65米鐵塔上的風餐》的傳播過程中,部門內部像臺風應急一樣,迅速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留意傳播進展,提出下一步傳播舉措。我們遵循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建立融合傳播矩陣,打造融合產品,強化與網友的社交互動,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測。例如,在“風餐兄弟”的視頻引起網絡熱轉之后,南網50Hz通過微博和微信平臺持續(xù)釋放事件中網友關注的焦點信息——“‘風餐’兄弟是90后”“在高空吃飯是因為上下塔要一個小時”“吃米飯更有利于恢復體力”等等,與網友進行柔性溝通和交流,把網友反饋體現在新聞報道的全過程,也進一步豐滿了“風餐兄弟”的人物形象,新聞的傳播由單向轉為雙向互動,更催生了網友的自發(fā)傳播。
團隊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合作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5米鐵塔上的風餐》網絡持續(xù)爆紅,離不開采編人員的選題執(zhí)行力以及團隊的高效協(xié)同作戰(zhàn)。
當天,南網50Hz刊發(fā)相關微博后,網絡傳播中心新媒體團隊迅速組織分工,根據部門安排,由劉仰奇負責牽頭,團隊成員精誠合作,根據其他媒體平臺的特點和需求準備相應的報紙、電視、網站、短視頻、新媒體、英文網等稿件素材,分頭聯絡日常積累的網絡朋友圈,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測,進行內容的個性化定制分發(fā),及時響應媒體記者的采訪聯絡需求。
在公司融媒體傳播中,團隊按照統(tǒng)一部署,與公司各媒體精誠合作、密切溝通,在各個媒體的共同努力下,在網內也迅速構建了立體傳播網,保持了“爆款”熱度。目前,該報道實現了公司報紙、網站、影視、微信、微博等的全覆蓋,并活用報紙掃碼進入@南網50Hz微博進行視頻互動等新媒體手段,通過持續(xù)釋放事件關鍵信息、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流程的立體傳播,實現了全程媒體。